来源:华商报
一年一度的陕西省两会如约而至。怀揣着满满良策与声声民意,1月14日,出席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陆续向大会报到,陕西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在大会报到处,委员们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签到登记、领取材料、办理入住,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委员们将围绕陕西省今年新的发展目标聚智聚力、共商大事,带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满怀参政议政的热情,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报到现场,不少政协委员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介绍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提案建议。
省政协委员高彩玲:
加快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
作为我国航空产业重要的集聚区之一,近年来,陕西大力发展低空制造产业,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产业链配套、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积累深厚。但仍面临5G等信息通信技术赋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丰富、在中游打造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方面仍需补强等诸多现实问题。
今年两会,省政协委员、省通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省信息通信行业协会会长高彩玲与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长原党组书记、局长丁传群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提案。
“我省航空产业创新综合实力雄厚,发展低空经济有望带来数万亿市场空间。”高彩玲表示,应加快推动出台我省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建设统一的低空运行规则与标准,确保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在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等中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鼓励在医院、学校、园区、旅游景点等布设低空基础设施。
“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还应加大低空应用场景推广与市场培育。”高彩玲建议,鼓励和支持低空经济在不同行业场景的拓展,加大对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市场推广力度,提高用户对低空应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出台具体奖补政策,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省政协委员尚飞林:
加强陕北民歌保护和传承,留住文化根脉
陕北民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我省围绕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把‘陕北民歌’作为陕西特色文化品牌进行精心扶持。”省政协委员、中国音协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省音协名誉主席尚飞林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强陕北民歌保护和传承,留住文化根脉的提案。“加强陕北民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尚飞林表示,虽然目前陕北民歌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同时也存在创新发展乏力等问题。
对此,尚飞林建议,应优化陕北民歌生态环境,为从事创作、研究、演唱的陕北民歌艺术家们提供良好的创作和工作环境,努力培养出一大批致力于陕北民歌传承发展的年轻人才,加快陕北民歌与新时代城市文化融合的步伐。
“现在的陕北民歌新作品很少,尤其对成千上万首民歌宝库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尚飞林说,要利用好陕北民歌和陕北音乐的元素,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和交响乐作品,最大限度地丰富城乡文艺舞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要。“希望能继续开展各类具有创新性的各类陕北民歌活动,为艺术家们提供有影响、有质量的表现舞台,推动陕北民歌的发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文/图
陕西省信息通信行业协会版权所有